- Jun 16 Tue 2015 01:01
全民英檢單字2000下載
- Jun 14 Sun 2015 23:24
兒童英文短文
- Jun 14 Sun 2015 23:23
多益聽力總分
- Jun 10 Wed 2015 15:40
托夢正名 殯葬員工做功德
亡者托夢溫馨奇遇!北市殯葬處日前有員工受到亡者托夢,夢境中亡者表示自己的名字被誤植,希望幫忙修正,該員工一開始感到驚恐,但仍不敢輕忽,隔日上班一查果真如此,也趕緊幫忙修正,轉念以服務的心情完成這項特殊任務,也當作「做功德」。殯葬處一名到任近2年的李姓員工,日前接任聯合奠祭業務後,某天作夢夢到一名年約70的老先生,微笑地對他說「我的名字最後一字打錯了」。if (typeof(ONEAD) !== "undefined"){ONEAD.cmd = ONEAD.cmd || [];ONEAD.cmd.push(function(){ONEAD_slot('div-inread-ad', 'inread');});} 該員工驚醒,但夢境十分清晰,他不敢輕忽,隔日一早立刻進辦公室查詢,發現真有老先生所說的名字,最後一個字「三」,家屬登記的字跡較為潦草,被誤植為「之」,確認後他立即更正。「說不害怕是騙人的!」李姓員工笑說,當確認真有老先生說的名字時嚇一大跳,但他轉念一想,老先生只是來請他幫忙,更正錯誤後,他反而有種做了一件好事的感覺。殯葬處長黃雯婷表示,殯葬處的工作環境特殊,許多民眾避之不及,但是處內員工都是抱著「做功德」的心情為民服務,即使不是工作份內的事,仍會竭盡所能;即便是加班做夢,都要審慎以對。
- Jun 10 Wed 2015 15:40
師資設備佳 名校生不怕英聽
相較於資源缺乏的偏鄉學校,位於台北市精華地段的私立復興實驗高級中學,是許多政商名流最愛,在師資、設備、教材上,都是高規格。國中部每周除6節英語課外,還會另加一堂由外籍教師授課的「分組課」,課堂上全程使用英文。走進8年級分組課中的戲劇課堂,學生正分組以英文討論劇本,外籍老師則輪流至各組與學生交換意見,學生藉由與老師互動增進英文口說及聽力,也在有趣的課堂內容中,享受學英文樂趣。if (typeof(ONEAD) !== "undefined"){ONEAD.cmd = ONEAD.cmd || [];ONEAD.cmd.push(function(){ONEAD_slot('div-inread-ad', 'inread');});} 復興中學雙語部主任阮銀慈說,全校現共有19位外籍教師,針對不同年級開設各種「分組課」,採小班制教學,師生能有更多互動機會,課程內容則包含戲劇、美國文學等多元面向。阮銀慈表示,學生長期處於英文環境,加上每周固定測驗英聽,升學考試增加英聽測驗對復興學生而言不是問題,將能成為優勢。
- Jun 08 Mon 2015 12:27
夢想在撒哈拉_2
親愛的三毛,謝謝你寫了《撒哈拉的故事》。你的文字在若干年後成就了現在的我,讓我可以在40年後循著你留下來的文字去找你所描述的阿雍,它給了我一個夢與去逐夢的勇氣。1974年,三毛與荷西在西屬撒哈拉公證結婚,擁有了他們的第一個家。後來,她接受平鑫濤先生的鼓勵,開始寫、發表她在撒哈拉的生活故事。這些故事被結集成書,書名是《撒哈拉的故事》。1994年,我15歲的時候,我讀了我的第一本三毛。if (typeof(ONEAD) !== "undefined"){ONEAD.cmd = ONEAD.cmd || [];ONEAD.cmd.push(function(){ONEAD_slot('div-inread-ad', 'inread');});} 他們在西屬撒哈拉的首府阿雍/阿尤恩(Laayoune)生活了兩年。當時這個地方是西班牙的殖民地,後來因為戰爭,所以離開了這個地方。三毛的這本書影響了全世界的華人,也開啟了我世界的窗口。在三毛離世三年後,我才知道原來有一個台灣女子曾經真正流浪過,然後寫下了膾炙人口的《橄欖樹》。三毛的文字給很多人種下了想要去旅行或流浪的種子。或許,三毛並沒有刻意經營流浪是一種浪漫的情懷,可是很多人都這樣解讀,特別是她與荷西之間的相遇與愛情更賦予她的流浪浪漫的外衣。我曾經也是這麼認為。後來我年紀漸長,才明白流浪一點都不浪漫,流浪是一件苦難的事,三毛因為心碎才展開她流浪的旅程。我知道我永遠都不會有三毛那樣想要去流浪的勇氣。旅行的起點那段年輕的歲月,三毛的故事給了我很多幻想。她讓我知道原來旅行是一件容易的事。她讓我踏出了最艱難的一步,然後從此不可自拔。在遊走了40個國家後,我決定回到最初的夢想,到西屬撒哈拉,那個三毛與荷西的第一個家的所在地。2014年4月,我一個人從丹麥飛到摩洛哥的馬拉客什,然後再乘搭15個小時的巴士來到阿雍。早上7點,巴士經過其中一個檢查站。我被喚醒。睡眼惺忪,我往窗口望去,看到成群的海鷗與美麗的大西洋,我知道我已經來到西屬撒哈拉了。我下車,把護照交給警察,然後走到海邊看日出。初春。早晨。吹來的是冷冽的風,還有海洋的味道。風吹亂的是我的頭髮與思緒。我在想三毛當初看到屬於西屬撒哈拉的大西洋的感覺。我在馬拉客什買車票,售票員聽到我說我要買到Laayoune的車票時,他用一種疑惑的眼神看著我,然後問我是Laayoune嗎?我點頭說是。他問:“Are you working for the UN?”(你為聯合國做事嗎?)我搖頭說不。他就更疑惑了。在我拿到車票後,車站所有的工作人員與巴士司機都知道我去那個地方。大家都很納悶我為什麼要去阿雍。他們的英語不太好,我沒有辦法告訴他們我去那裡圓20年前的夢。爭議性地帶三毛與荷西在阿雍打造了屬於他們的第一個家。她永遠都不會知道的,在她與荷西結婚40年後,有一個曾經很鍾愛她的文字的女子因為一心想要走她走過的那條路,看她與荷西住過的地方,而來到這裡。我一直都還記得我第一次讀《撒哈拉的故事》時心裡的悸動。我幾乎無法想像她當時生活在西屬撒哈拉的環境,可是我常幻想她在炎熱的陽光下,走一段長長的路到郵局收信、收包裹、寄信、到市集買菜等的情景。還有,她家附近的兩個墳場與曾經從樓上露台掉下來的羊。阿雍的阿拉伯語的意思是泉水。當初這個地方還是屬於西班牙的殖民地,住在那裡的人大部分是原住民,也就是三毛書中說的沙拉威人。1976年這個地方被摩洛哥管轄,湧進了好多摩洛哥人,所以現在在阿雍街上看到的好大一部分都是摩洛哥人。西屬撒哈拉到目前還是屬於爭議性地帶,所以從馬拉客什進入這個地區後,要經過好幾個警察或摩洛哥軍方的路障。巴士從阿雍的外圍進入的時候,到處都可以看到聯合國的吉普車、汽車等等。一個不大的市中心到處都有軍人站崗,氣氛有點緊張。三毛的故居我抵達阿雍的時候,心情非常激動。我從來沒有想過在經過20年後,我會實現自己當初的夢想,展開這個旅程。4月的阿雍白天還是非常炎熱的。我在中午抵達,憑著網上找到的地址,從旅館走往三毛的故居黃金巷。一路上問了好多人,大多數的人都不知道那條路,可是都知道那兩個墳場。我首先看到的是國家旅館,三毛與荷西曾經在這裡賣魚,這個旅館現在還在經營。我走進去看了看,現在雖然是呈現了一些疲態,需要一些裝潢與維修,可是不難想像它40年前是多麼輝煌的。我繼續走,看到了那間西班牙教堂。教堂不大,可是在摩洛哥這個回教國來講,是蠻罕見的。教堂的神父是西班牙人,他說之前也有一些華人來過教堂,告訴他關於三毛與荷西的故事。我忘了走了多久,只記得非常炎熱,我終於來到墳場。這座墳場看起來歷史非常悠久,也很亂。很多石碑上的字體已經風化,再也看不清楚。我在那裡繞了很久,才找到黃金巷。三毛與荷西的故居的門牌是44號。門口上連一個正式的門牌都沒有,它還是像三毛在書中提到的一樣,用了粉筆灰寫上號碼。我站在門前,靜靜地看了這個門,想像三毛與荷西在這裡。我敲門,敲了好久都沒有人來應門。有個路人經過,好心告訴我家裡沒有人。我於是走到樓上,想碰碰運氣,希望鄰居會讓我進去。逐夢的勇氣樓上的鄰居(也就是曾經有一隻羊掉下來的地方)讓我到他們家裡。我到天台上,看到那個天台已經被水泥石灰給填了。鄰居用她非常有限的英語告訴我樓下的屋主現在不在城裡,可能要好幾天後才會回來。雖然我沒有機會看到三毛與荷西曾經居住的房子,可是我已經非常滿足了。我看到了很多她書中提到的建築,走了很多趟她曾經走過的路。那些建築、那些路,我曾經幻想過很多次。親愛的三毛,謝謝你寫了《撒哈拉的故事》,讓我可以在40年後循著你留下來的文字去找你所描述的阿雍,它給了我一個夢與去逐夢的勇氣。在完成這個旅程的時候,我心裡有著前所未有的感動,彷彿自己的生命從一個階段投入另一個階段,那是人生一個非常重要的里程碑。你的文字在若干年後成就了現在的我,它們讓我有一天一個人在西屬撒哈拉的簡陋咖啡館裡喝著咖啡,臉上帶著的是幸福與滿足的笑容。你呢?你有沒有一個放在心底很久,一直很想圓可是卻還沒有圓的夢呢?